当年选择店址时,看了许多地点,我特喜欢目前店址的环境。这里环境清静人口不是很多,因为避处一隅以地理环境而言,只有出去购物的绝不会有外来购物者。这样的地点想要赚大钱很难,但只要稍为用心经营混日子应该沒问题。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岛国的政联公司为了配合政府创盈就是(人)才的思维,各政联公司都各出法宝挖空心思去创利。几年前新加坡最大超市集团和地铁公司签署协议,把地铁站商店的经营权直接交给该集团经营,政联公司这种公然私相授受的行为令市场哗然,但沒有人公开置疑,这就是新加坡式的商业模式。
2008年底时就风闻该超市集团在发展了霸级超巿后,将会大举进军组屋区,传言也说有关当局将配合后者的需求,会对组屋商店进行严格限制,从去年农历年后,有关当局大力取缔商店在店屋楼上存放货品和取缔组屋区店屋在关店后把货架留在店前租赁区(向市镇理事会额外租用)以配合并促成、提供该超市集团对组屋区店屋的需求。
当年听道这些传言时颇不以为然,因为这未免露骨得有点离谱。但从去前年到現在,建屋发展局、市镇理事会和民防部队联手强力出击后,已有不少苟延残喘的商店易手给两大超市集团。终于连我们这种只有几间小店屋的邻里也不能幸免。隔壁的迷你市场还有小型干巴刹应声而倒,已在接洽出顶商店事宜。
正式接手店务也快三年,我当然明白隔邻商店生意不是很理想,但大家都不过是混一口饭吃,所以不曾想过刻意的去压垮他。但新条例一实施他无法以廿四小时经营,唯有轻减货品,但如此一来货品的齐备度就更低,难以经营下去。可是电视、报章却在大肆宣扬廿四小时经营模式是趋势是潮流,无法顺应趋势无法跟随潮流將会被淘汰,新加坡的传媒将会如何评价出局的小商店业者呢?答案不问自明。
谁是获益者,除了大型超市集团外,谁是获利者?戓许我也有可能成为获利的一方吧!唉!本想慵懒过一生,奈何天意却不尽如人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